首頁>雜誌出版>歷年雜誌第96期>熱門主題
留日情報雜誌
第 96 期2015年6月01日 發行
封面 封底

訂購雜誌

線上試閱

1964年● 每偶數月發行
中華郵政北臺字第625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

    主要內容:
  • 封面特集:尋找一所理想的專門學校
  • 留日達人:林岳毅
  • 作品發表:扉
  • 熱門主題:日語人才走出台灣
  • 特別企劃:留學生在日打工概況調查
  • 品味日本:鉄板串焼 風小路

國際日語教育權威 宮崎里司 來台特別報導
日語教育與e-Learning /日語教育與專業照護熱門主題

第一部 2015年遠距國際學術會議
日語教育中的「越境」:e-Learning與學習全球化

於2015年3月13日舉辦的台日4校連線網路會議,由淡江大學日文系主辦,東吳大學日文系、東京外國語大學全球溝通課程、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日系協辦。

會議前半邀請宮崎里司教授發表專題演講,後半則加入東吳大學賴錦雀教授、東京外國語大林俊成教授、高雄第一科大葉淑華教授共同討論。

「現在e-Learning 對大學來說,已經成為評鑑的中心重點項目。不只是對於學生、教師,以經營者來說,比如像早稻田大學這樣的私立大學,無論是理事長、校長,都已體認到高品質的e-Learning,會是今後吸引更多高水準學生的一項發展重點。」宮崎教授開宗明義,就直接指出e 計畫對日本各大學來說,已經被認為將是往後數年內辦學成功與否、存活與否的重要議題。以早稻田大學為例,文部科學省在2014 年推動SGU─SUPER GLOBAL UNIVERSATY支援計畫,早稻田大學被選為「以進入世界百大為目標」的重點支援TOP型學校。早稻田目前約有4千7百多名留學生,如何再吸引更多高水準的留學生入學,學校提出的方針,就是要讓學生在赴日前,對該學校的教學內容已能有相當的了解認知。宮崎教授解釋:「到不同的國家、學校,學習上可能出現斷層。茲關學習效果,對學生而言『學習的連續性』是很重要的課題。我們解決方針之一,就是e-Learning。」

因此宮崎教授認為:「在最近5年內,教育界樣貌會有很大變化。且不只是大學,高中、中學、小學教師也會被強烈要求具備使用如e-Portfolio等來做教學與學習的能力。這將是教育界的革命。」而學習者除了靠規定的課表,還可以參加各種講座、研修,或與他人討論並交換資料。彙整資料變得必要、回顧歷程也更容易後,對學生來說學習就不再是看到期末成績後就告一段落,可隨時串連前後的經驗,學習的「過程」將比「結果」更受到重視,這是一種良性的變化。

第二部 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 日本語中心
2014年度第6回日本語教育研修會 給醫療‧福祉從業人員的日本語教育

日本交流協會於2015年3月14日辦理一場日語教育研修會,以在台灣的日語教師為主要參加對象。前半為宮崎里司教授的專題演講,後半則為現場參與者的小組討論,意見交換與提問。

這場以職業日語教育為主題的研修會,做為案例對象的「醫療‧福祉從業人員」係指自其他國家到日本從事醫療「介護」工作的外籍人員。此一議題的特殊背景,在於日本人口的高齡化。高齡化社會定義,是65歲以上人口達全體7%以上;達14%為高齡社會,達21%以上則是超高齡社會。日本目前已是高齡社會,且沒有轉圜徵候確實朝超高齡社會邁進。為老年人的介護──在台灣稱為長期照顧或照護,就成為日本政府勢必強化推動的事業。

高齡社會的腳步不會停下,照護人才短缺立刻就會成為日本的社會問題。因此日本幾乎已經敲定,將在近年大幅度開放外籍照護人才的就業限制。但在各配套措施還稱不上完備的當下,更進一步設立合理合適的方案,對日本社會與有意赴日從事照護的外國人而言就更形重要。當然其中包括了日語能力審核與日語教育。

日本都要求外籍照護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日語能力(或赴日後多少期限內須考過一定標準的日語檢定),並且還要參加「介護福祉士」國家考試,否則就不能繼續從事照護工作,甚至要遣送回國。參加與日本人相同的國家考試,首先不論專業知識,要以日文應考本身難度就很高。雖然給EPA協定東南亞考生的考題有假名標音,但現實是即使有N1程度也未必能應付。且日語教育並不只為了幫助外籍照護人員通過國家考試。職業日語與一般日語仍有不同,這是很重要的觀念。一個專業的照護人員,必須能運用一定程度的醫療知識與語彙來撰寫照護日誌、參與會議。而在照護現場能與受照護的對象做溝通,尤其許多日本老人是使用比較「古早」的語彙甚至方言……

特別專訪
改善國內照護環境 日本是學習的榜樣

社會高齡化、老人照護的議題,在台灣也將越來越重要。而日本在這個領域,畢竟在亞洲做得最完善。所以本公司立場,是想要在老人照顧的專業教育與實務培訓上,與日本取經學習。「日本高齡機構服務實習及守護健康口譯人才培訓計劃」就是其中的一項方案。

我們的初衷,是期待有更多人到日本去觀摩、學習較進步的做法,然後帶回台灣。比方日本現在不再蓋大型機構,因為老人太多、人手不足。所以他們想推動社區照護的概念,一個區有一個照護中心,掌握區域內有多少需要照顧的老人家。中心跟醫院、照護管理師等資源做連結;需要照護,就會有照護人員或護士、醫師定時過去。而日本還有照護保險,保險按老人的年齡、健康狀況分等級。比方完全臥床的人,每週可以申請幾次洗澡的服務。這也可跟居家訪問的社區照護做連結。

我們認為此一模式、規則,就可以引進台灣,希望有更多人能去學習。但不可諱言,現在台灣的照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差、待遇不成比例、社會地位也不高,影響年輕人加入的意願。一方面是制度問題,日本的照護人員稱為介護師,有專業的地位。可以參加國考,往上升遷到個案管理師,而有執掌照護機構的資格。在台灣稱為照顧服務員,只要上課並累積實習時數即可從業。資格不難取得但沒有升遷機會,永遠是最基層。想從事個案管理師或照護機構的經營、管理,一定要回去讀大學的社會系、護理系拿資格。照服員不被視為專家,職涯發展也是中斷的。

老人照護在將來的台灣會越形重要,所以我們正在推動也呼籲政府重視照服員的專業性,像日本一樣建立職業制度,來提升社會地位。把照服員的培訓方式、證照資格建立,並往上提升為國家認定,尤其可以跟醫療領域做區分。老人不是病人,我們在日本都會聽到這個觀念。所以老人家不一定需要護士來照顧,而需要懂得他們的尊嚴、不方便,能協助他們自己生活的專業照護人員來陪伴。通過一定培訓或資格考試的專業照服員,或許可以改稱為介護師、照護秘書,強調其專家地位。也期待能因此改變社會對照護工作的觀感,改變從業者的社會地位與工作環境……(更多精彩內容,請參閱《留日情報雜誌96期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