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雜誌出版>當期雜誌第147期>特別企劃
留日情報雜誌
第 147 期2025年07月15日 發行
封面 封底

訂購雜誌

線上試閱

1994年● 每季發行
中華郵政北臺字第625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

成功進入日本職場 前輩們分享在日本的「就活」經驗特別企劃



留日前輩在日就職中!
  • 李訓聿
  • 留日經驗:新宿日本語學校
  • 現職:現場建築施工管理
  • 在日工作年資:4年

 • 學校對於就職活動提供的支援

 我所就讀的新宿日本語學校有提供模擬面試支援,主要協助學生針對可能被問到的問題進行準備,思考如何回答以及表達自己的特色與長處;每週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,學生可以透過預約與老師進行一對一的練習。履歷書的部分我是上網查詢建議的寫法,並且參考範本轉換成自己的經歷與學歷,學校老師主要是幫忙修正文法上的錯誤。

 

 • 參加就職活動的歷程與挑戰

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年齡,我是過了30歲才念日本語學校,念完已經33歲。其次是缺乏其他專長,所以一開始先以本科系相關的工作為求職目標。不過部分公司坦言,即使我在台灣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,但是台日的法規與做事方法不同,他們只能把我視為沒經驗的新人,薪水也不可能太高,以我的條件來說,他們更傾向錄用年輕的日本人,也因此我在求職初期其實蠻不順利。最後是透過派遣公司的協助找到現在的工作,派遣公司會依據我設定的條件介紹適合的職缺,讓我覺得蠻厲害的一點是當時介紹的公司幾乎都順利被錄取,最後我選擇了現在的公司。

 

 


留日前輩在日就職中!
  • 楊欣霓
  • 留日經驗:外語商業專門學校 商務日本語學科
  • 現職:技術部工程師
  • 在日工作年資:1個月

 • 學校對於就職活動提供的支援

 我之前就讀於外語商業專門學校商務日本語學科(2年制課程),就職支援本來就包含在課程內,因此跟著課程進度便能學習如何撰寫履歷表,以及掌握儀態、應對等技巧。因為我在台灣有工作經驗,需要額外撰寫工作經歷表,老師也會提供相關訊息與參考網站,完成後可以和老師討論。

 在日本,畢業的前一年會開始積極進行就職活動,所以撰寫履歷表的教學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。一升上二年級,老師會發放就職說明會的傳單,鼓勵大家試試水溫,學校同時提供就職網站、就職說明會等資訊,走廊的布告欄也張貼各種求人票。建議一定要去就職說明會,並且嘗試和徵才人員溝通,在大型的就職說明會,還可以觀察到日本準畢業生的求職現況。

 

 • 參加就職活動的歷程與挑戰

 完成履歷表與工作經歷表之後,我首先參與了學校附近的小型就職說明會,主要是地區企業徵才,可以在攤位遞交求職資料。跟徵才人員對談時能夠實際感受日本人平時對談的語速、音調,明顯與老師課堂的教學有所差異。接著則是登錄求職網站找尋工作,以及參與公司的線上說明會、工廠見學等。目前就職的公司,就是當時參加工廠見學,以及初次面試的公司。

 求職的過程算是相當煎熬,因為日本求職從初次面試到錄用,不僅面試階段比台灣多,整個流程所需的時間也比較久。因為我有工作經驗,所以新卒求職、既卒轉職都有去嘗試,有感受到兩方的訴求大不相同。另外,我們班的同學都希望在日本就職,因此都很積極求職,當同學拿到內定時除了為對方感到高興,自己也會陷入焦躁。總體來說,求職的整個過程需要努力調整自身的心態。

 

 


留日前輩在日就職中!
  • 張濰杰
  • 留日經驗:京都外國語大學(大學院)
  • 現職:工程師
  • 工作年資:2個多月(研修中)

 • 學校對於就職活動提供的支援

 學校的就職中心會提供相關資訊,單看個人是否要利用這些資源,但我覺得就職中心的服務對象還是以日本學生為主,給予留學生的幫助與資訊偏少,因此我當時基本上是靠自己進行就職活動。學校也有提供外國人留學生專屬的獎學金,除了有豐厚的獎學金額,同時會在日後輔導就職,需要經由面試程序爭取,而我當時沒有得到獎學金。

 

 • 參加就職活動的歷程與挑戰

 留學生在日本找工作其實不容易,除非像是飯店、滑雪場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服務業才會積極的招攬留學生。我自己一開始先是參加就職說明會,現場有許多攤位,每個攤位代表一家企業,會有公司人員介紹職缺與企業概況,一天下來可以蒐集好幾家企業的資訊,也順便觀察日本學生是如何進行就職活動。到了疫情期間,許多面試都改為線上進行,因此後來我基本上都是在家利用Mynavi、rikunabi等就活網站找尋工作機會。

 當時大概面試了三、四十次,一般企業的面試關卡是二到三次,前幾關以線上面試居多,最後一關則需要到公司進行面談,有些面試官願意慢慢聽你講,也有面試官讓人感到壓迫。面試大致上分為一對一、多人與團體等三種類型,由於覺得自己的日語沒有其他人流暢,即使多人面試是在線上進行我也會感到緊張;聽的部分還好,但是要用日語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,或是得用日語臨場發揮會比較困難。團體面試的部分,公司會拋出一個與業務相關的議題讓大家分組討論,最後進行發表,公司著重的是團隊如何分工合作,基本上大家同心協力完成就沒問題。

 

 

更多精彩內容,請參閱《留日情報雜誌147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