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雜誌出版>當期雜誌第146期>留日達人
留日情報雜誌
第 146 期2025年04月15日 發行
封面 封底

訂購雜誌

線上試閱

1994年● 每季發行
中華郵政北臺字第625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

留日期間深刻體認日本處世哲學
為台日交流盡最大努力留日達人

  • 江泰槿
  • 學歷: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高分子工程系 學士
    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材料工程系 博士
       東京工業大學 物質理工學院 若手研究者 (鞠谷研)
  • 現任:中華經濟研究院 日本中心 副主任
       東京科學大學 工學院 特定准教授
       台灣藏前工業會 (東工大校友會) 會長
  • 經歷: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全球發展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副主任
    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高階製造與研發中心 副主任
     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工程學院台日學研合作推動中心 執行長

 到日本留學其實原本並不在江泰槿的人生藍圖中,直到攻讀博士期間意外獲得前往日本進行研究的機會,也成為他與日本之間緊密連結的起點。當年在日本結識的各種緣分延續至今,他持續投入台日之間的學術合作與交流推廣,盡心盡力搭起兩地之間的橋樑。

 

  • 採訪‧撰文╱張莠蓁
  • 攝影╱陳宗蔚

 

留學日本並非人生目標 因緣際會赴日成為若手研究者

 不同於多數留學生懷抱明確目標而赴日,江泰槿坦言,自己從未想過這輩子會到日本留學,甚至連日語的學習方式也與一般人不同。與日語,甚至是日本的緣分始於在臺科大攻讀博士班的時期,「當時,德島大學的一位退休教授來校任教,而我在閒暇之餘,抱持著想跟外國人多接觸的心態,成為了他的秘書。雖然可以使用英語跟這位日本教授溝通,但是他的英語腔調實在有點吃力,為了能順利跟教授溝通,於是我萌生了學習日語的念頭。」然而,江泰槿不像多數人跟著《大家的日本語》循序漸進地學起,為了能快速學會日語,他選擇自行購買教科書,從助詞開始學習。他認為,對台灣人來說學習漢字相對容易上手,因此他特別專注於台日都通用的漢字下手,以期快速累積詞彙量。除了教科書,每天與教授的交流也成了他練習口說的絕佳機會。

 從學習日語到決定赴日留學,對江泰槿而言又是另一段因緣際會。當時的臺灣科技大學為了申請高教深耕計畫,並預計以東京工業大學為學習樣本,而材料系的李教授剛好是東京工業大學的畢業生,某次他留學時期的助教來到台灣,便介紹給江泰槿認識,在交流過程中種下赴日留學的種子,也剛好臺科大時任廖校長及李副校長想要選送人員赴東工大學習。在這些機緣巧合下,他在2016年啟程前往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材料系,進入鞠谷雄士教授的研究室成為若手研究者。

從關西腔到標準語 勇於改變獲得貴人賞識

 這時江泰槿大約已經學了半年的日語,不怕開口的他在抵達日本後便能與日本人自在交流。「我覺得講錯也沒關係,在聊天過程中發現錯誤再去買書學習,這樣的學習方式非常快速。我也很推薦觀看朝日電視台的推理電視劇《相棒》,劇中人物所表達的日語相當優美,可以藉此學習劇中實用的台詞。」雖然勇於開口,但是江泰槿說的並不是那麼禮貌的日文,這讓現任東京科學大學的大竹理事長直接提出建議,並表示在人跟人的相處中應該要更客氣、禮貌一些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他在台灣與德島教授溝通的時候,不知不覺中耳濡目染比較隨興的日文。直到實際赴日,江泰槿才發覺自己所講的日語跟當地人大不相同,甚至在一開始聽不懂東京教授的標準語。「了解到多數日本人其實不會直言指正,教授是為我好才開口提醒,因此在那之後,我便開始學習並使用敬語。」勇於改變讓江泰槿獲得大竹教授的賞識,於是開始帶著他參與校長級、企業家等級的聚會,這也成為他累積人脈的重要契機。相較於與同儕相處,江泰槿更喜歡與日本老師們交流。當年在日本結識的這些老師,如今多已晉升為大學校長、國家法人理事長等職位,江泰槿表示,至今仍時常受到他們的關心與照顧。

 

更多精彩內容,請參閱《留日情報雜誌146期